北沙參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北沙參 | 中藥圖典 |
北沙參 Běi Shā Shēn |
|
---|---|
別名 | 萊陽沙參、海沙參、遼沙參、條沙參、銀條參、萊陽參、野香菜根、真北沙參、真北沙參;海沙參;根條參;菜陽參;遼沙參;野香菜根 |
功效作用 | 養(yǎng)陰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熱燥咳,勞嗽痰血,熱病津傷口渴。 |
英文名 | coastal Glehnia Root, Root of coastal Glehnia |
始載于 | 《本草匯言》 |
毒性 | 無毒 |
歸經(jīng) | 胃經(jīng)、肺經(jīng) |
藥性 | 涼 |
藥味 | 甘 |
目錄 |
植物.北沙參 Radix Glehniae
【英文】 CoasiaI GIehnia Root
【來源】 為傘形科植物珊瑚菜 Glehnia littoralis Fr. schmidt ex Miq.的根。
【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莖大部埋在沙中,部分露于地面,密被灰褐色絨毛。基生葉卵形或?qū)捜菭盥研?,三出式羽狀分裂?~3回羽狀深裂,具長柄;莖上部葉卵形,邊緣具有三角形圓鋸齒。復(fù)傘形花序頂生,密被灰褐色絨毛;傘幅10~14,不等長;小總苞片8~12,線狀披針形;花梗約30;花小,白色。雙懸果近球形,密被軟毛,棱翅狀?;ㄆ?~7月,果期6~8月。生于海邊沙灘。主產(chǎn)山東、河北、遼寧;有栽培。
【采制】 夏、秋季采挖,除去須根、外皮,干燥。
【性狀】 根長圓柱形,偶有分枝。表面淡黃白色,偶有外皮殘存,全體有細(xì)縱皺紋及縱溝,并有棕黃色點(diǎn)狀細(xì)根痕。頂端常留有黃棕色根莖殘基,上端稍細(xì),中部略粗,下部漸細(xì)。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皮部淺黃白色,木部黃色。氣特異,味微甘。
【化學(xué)成分】 含歐前胡素(imperatorin)、補(bǔ)骨脂內(nèi)酯(psoralen)。佛手內(nèi)酯、圓當(dāng)歸內(nèi)酯-7-0-β-龍膽二糖甙(oosthenol-7-0-β-gentio-bioside)等多種香豆素,并含生物堿、淀粉、微量揮發(fā)油等。
【性味】 性微寒,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 養(yǎng)陰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熱燥咳、勞嗽痰血、熱病津傷口渴?! ?/p>
北沙參.植物.栽培管理
(一)概述
別名海沙參、萊陽沙參。
為傘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Schmidt ex Miq.),以根入藥。北沙參味甘甜,是臨床常用的滋陰藥,養(yǎng)陰清肺,祛痰止咳。主治肺燥干咳、熱病傷津、口渴等癥。主產(chǎn)于山東、河北、遼寧等地?! ?/p>
(二)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主根細(xì)長,根生葉鞘帶革質(zhì),有長柄,葉片羽狀分裂,小葉卵圓形,邊緣有鋸齒;小白花,密聚于枝項成復(fù)傘形花序,花枝密生白色絨毛;果實近球形或橢圓形,有棕色粗毛,果棱有翅?;ㄆ?~6月,果熟期7月?! ?/p>
(三)生長特性
北沙參喜溫暖濕潤氣候,抗旱耐寒,喜砂質(zhì)土壤。忌水浸,忌連作,忌強(qiáng)烈陽光。
除苗期及留種田留種需充足的水外,生長后期不易多澆水。前茬作物以薯類為最好。忌大豆、花生作物,隔年種子發(fā)芽率顯著降低,放到第三年喪失發(fā)芽能力。北沙參與年種子冬播發(fā)芽率高,出苗齊。冬播的第二年谷雨前后出苗,一般不開花結(jié)果,第三年才開花結(jié)果。次年春播發(fā)芽率顯著降低,第二年才開花結(jié)果,小滿后抽薹,一個星期開花,花期半個月,頭伏前后種子成熟。
(四)栽培技術(shù)
1.選地整地
選擇比較潮濕、排水良好、含有豐富腐殖質(zhì)的沙壤土,每公頃施廄肥60000千克、餅肥750~1500千克作基肥,敵百蟲7.5千克,翻入土中40-50厘米深,整細(xì)把平,做平畦或高畔,畦寬3-6厘米。
2.繁殖方法
(1)種子處理
北沙參是深根系植物,播種前要深翻地,耙平,下種前接上種子果翅放到25度的溫水中浸泡4小時撈出稍涼,混拌2/3濕沙,放入箱內(nèi)冷凍,春天解凍后下種,秋播宜在上凍前播種。春播種子不宜沙藏處理,否則當(dāng)年不能出苗。
(2)播種方法
秋播按行距5-6厘米劃半厘米深的淺溝,種子與種子相隔4~5厘米覆土澆水,上蓋稻草,上凍前再澆一次大水,蓋上一層圈肥。春播在清明至谷雨前后,方法同上。種子不用低溫冷凍處理,種后不出苗,若不處理,最好采下即播種。沙質(zhì)壤上每公頃播種量75千克,純沙地每公頃-112.5千克,有灌溉條件的肥沃土壤每公頃可播種52.5-60千克,播后純沙地用黃泥或小酥石鎮(zhèn)壓,免風(fēng)吹沙土移動造成損失,澇洼地封凍時應(yīng)壓沙。秋播種子第二年3月出苗。
3.田間管理
解凍后,地板結(jié)要松土,保墑,見草即拔,苗有3片左右真葉,要間苗,要成三角形留形,株距0.7厘米左右,不能過稀,否則根分義,過密生長不良。春季干旱酌情澆水,保持地面濕潤。生長后期地面忌積水,苗期現(xiàn)蕾及時摘除。兩年生沙參春天連農(nóng)家肥,五月份結(jié)合灌溉追施化肥一次。
4.病蟲害防治
該病在5月份易發(fā)生蟲侵入根端,吸取汁液形成根瘤,使幼苗發(fā)黃死亡。
防治萬法:忌連作,選用無病地。土壤用滴滴混劑消毒,用量每公頃~750千克。方法:播前20天地溫15℃以上,將地開寬30厘米左右,深6~7厘米的溝,把藥施入溝內(nèi)后覆土鎮(zhèn)壓。
(2)銹病
又叫黃疸病,在7月中旬至下旬開始發(fā)生,莖葉上產(chǎn)生紅褐色病斑,末期病斑表面破裂,植物早期枯死。
防治方法:發(fā)病后用敵銹鈉300倍液(加0.2%洗衣粉),每10天1次。
5.選留良種
選株形一致的一年生參根作種,在10月上旬栽植,施好基肥37500~45000千克/公頃,加過磷酸鈣225~375千克/公頃,行距25~30厘米,溝深6~7厘米,株距6厘米斜放溝內(nèi)蓋土1-1.5厘米踏實,干旱澆水利于成活,次年長出后,抽薹,只留主莖上的果盤,其余全部摘除。7月后果實呈黃褐色采種,隨熟隨采。種子出施好肥,收子3000~4500千克/公頃,種子田管理好,施肥,能連續(xù)收6~10年。種子收好后,放干燥通風(fēng)處備播種用。
(五)采收加工
春播當(dāng)年,10月份左右植株枯黃時收挖。秋播種的在第二年寒露節(jié)葉子枯黃時采收。收時先在參地一端用鎬頭開一深溝,露出根部用手提出,除出地上莖,收出的參很不能曬太陽,否則難剝皮降低產(chǎn)量和質(zhì)量。將參根粗細(xì)分開,捆成1.5-2.5千克的把,將尾根先放入開水內(nèi)順鍋轉(zhuǎn)2-3圈(6~8秒種),再把參全部放入鍋內(nèi)燙烤,不斷翻動,使水沸騰,撈出剝皮曬干作為藥用。近年來有關(guān)材料報道,北沙參的主要成分存在于根皮之中。山西省現(xiàn)在加工方法是:沙參收后,去掉泥土地上莖,水洗面表面無水,用硫磺熏12小時(60千克藥材1千克硫磺),要求熏透無硬心,干燥,分等級進(jìn)行包裝。放干燥通風(fēng)處?! ?/p>
北沙參 .中藥材
【拼音名】Běi Shā Shēn
【別名】海沙參、銀條參、萊陽參(《江蘇植藥志》),遼沙參(《中藥志》),野香菜根(《中藥材手冊》),真北沙參(《衛(wèi)生易簡方》)。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珊瑚菜的根。7~8月或9月下旬采挖,除去地上莖及須根,洗凈泥土,放開水中燙后剝?nèi)ネ馄?,曬干或烘干?/p>
【原形態(tài)】
珊瑚菜(《江淮雜記》),又名:濱防風(fēng)。
多年生草本,高5~35厘米。主根細(xì)長圓柱形。莖大部埋在沙中,一部分露出地面。葉基出,互生;葉柄長,基部鞘狀;葉片卵圓形,3出式分裂至2回羽狀分裂,最后裂片圓卵形,先端圓或漸尖,基部截形,邊緣刺刻,質(zhì)厚。復(fù)傘形花序頂生,具租毛;傘梗10~20條,長1~2厘米;無總苞,小總苞由數(shù)個線狀披針形的小苞片組成;花白色,每1小傘形花序有花15~20朵;花萼5齒裂,狹三角狀披針形,疏生粗毛;花瓣5,卵狀披針形;雄蕊5,與花瓣互生;子房下位,花柱基部扁圓錐形。果實近圓球形,具絨毛,果棱有翅?;ㄆ?~7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邊沙灘,或為栽培。分布遼寧、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廣東、福建、臺灣等地。主產(chǎn)山東、河北、遼寧、江蘇等地。
【性狀】干燥根呈細(xì)圓柱形或直條狀,兩頭較細(xì),很少有分歧,長15~30厘米,直徑3~8毫米。外表淡黃色,粗糙,具縱紋及未除盡的棕黃色栓皮,并有棕色點(diǎn)狀的支報痕跡,頂端往往殘留圓柱狀的根莖。質(zhì)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淡黃色,中央有黃色放射狀的木質(zhì)部,形成層呈圓環(huán)狀,深褐色。氣微,味甘。以根條細(xì)長、均勻色白、質(zhì)堅實者佳。
【化學(xué)成份】根含生物堿、豐富的淀粉。果實含珊瑚菜素。
【炮制】揀去雜質(zhì),除去莖基,用水略洗,撈出,稍潤,切段,曬干。
【性味】
甘苦淡,涼。
①《本經(jīng)逢原》:甘淡,性寒,無毒。
②《本草從新》:甘苦味淡,微寒。
【歸經(jīng)】
入肺、脾經(jīng)。
①《得配本草》:入手太陰經(jīng)。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經(jīng)。
【功能主治】
養(yǎng)陰清肺,祛痰止咳。治肺熱燥咳,虛癆久咳,陰傷咽干、口渴。
①《本草從新》:專補(bǔ)肺陰,清肺火,治久咳肺痿。
③《東北藥植志》:治慢性支氣管炎,肺結(jié)核,肺膨脹不全,肺膿瘍等。
④《中藥志》:養(yǎng)肺陰,清肺熱,祛痰止咳。治虛勞發(fā)熱,陰傷燥咳,口渴咽干。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亦可熬膏或入丸劑。
【注意】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
【附方】
①治陰虛火炎,咳嗽無痰,骨蒸勞熱,肌皮枯燥,口苦煩渴等證:真北沙參、麥門冬、知母、川貝母、懷熟地、鱉甲,地骨皮各四兩?;蜃魍?,或作膏,每早服三錢,白湯下。(《衛(wèi)生易簡方》)
②治一切陰虛火炎,似虛似實,逆氣不降,消氣不升,煩渴咳嗽,脹滿不食:真北沙參五錢。水煎服。(《林仲先醫(yī)案》)
|
關(guān)于“北沙參”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