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蘆苗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水葫蘆苗 | 中藥圖典 |
水葫蘆苗 Shuǐ Hú Lu Miáo |
|
---|---|
![]() |
|
別名 | 區(qū)儒白拉 |
功效作用 | 清熱解毒。主燒傷;燙傷 |
英文名 | all-grass of Cymbalaria Halerpestes |
始載于 | 《西藏常用中草藥》 |
毒性 | |
歸經(jīng) | 小腸經(jīng)、腎經(jīng) |
藥性 | 寒 |
藥味 | 淡 |
水葫蘆苗
(《西藏常用中草藥》)
【異名】區(qū)儒白拉(藏名)。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水葫蘆苗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水葫蘆苗,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莖。葉均基生,葉片近圓形、腎形或?qū)捖研?,長0.4~2.5厘米,寬0.4~2.8厘米,3或5淺裂,有時3裂近中部,基部寬楔形、截形或心形,基出脈3條;葉柄長3~13厘米?;ㄇo高4.5~16厘米;苞片條形;花徑約7毫米;萼片5,淡綠色,寬橢圓形,無毛;花瓣5,黃色,狹橢圓形,基部具蜜槽;雄蕊和心皮均多數(shù)。聚合果卵球形,長達(dá)6毫米;瘦果緊密排列,扁,具縱肋。生于水溝邊潮濕地帶,或海邊、河邊鹽堿性沼澤地。分布西藏、四川、青海、新疆、甘肅、陜西、山西、河北、內(nèi)蒙古和東北等地。
【采集】7~9月采收。
【性味】性寒,味甘淡。
【功用主治】利水消腫,祛風(fēng)除濕。治關(guān)節(jié)炎,水腫。
【用法與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5錢。 (meiyongde)
|
出自A+醫(yī)學(xué)百科 “水葫蘆苗”條目 http://m.microbiomewatersummit.com/w/%E6%B0%B4%E8%91%AB%E8%8A%A6%E8%8B%97 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水葫蘆苗”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