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隙燈顯微鏡
A+醫(yī)學百科 >> 裂隙燈顯微鏡 |
裂隙燈顯微鏡簡稱裂隙燈,是眼科使用最頻繁的一種光學設備。
目錄 |
作用
通過裂隙燈顯微鏡可以清楚地觀察眼瞼、結膜、鞏膜、角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狀體及玻璃體前1/3,可確定病變的位置、性質、大小及其深度。若配以附件,其檢查范圍將更加廣泛。因而裂隙燈不僅是眼科醫(yī)生檢查的重要設備,也成為配鏡驗光人員的必備和必須掌握的儀器?! ?/p>
裂隙燈顯微鏡的原理
裂隙燈:顧名思義就是燈光透過一個裂隙對眼睛進行照明。由于是一條窄縫光源,因此被稱之為“光刀”。將這種“光刀”照射于眼睛形成一個光學切面,即可觀察眼睛各部位的健康狀況。其原理是利用了英國物理學家丁達爾的“丁達爾現(xiàn)象”。
丁達爾現(xiàn)象是:當一束光線透過膠體,從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觀察到膠體里出現(xiàn)的一條光亮的“通路”,這種現(xiàn)象叫丁達爾現(xiàn)象,也叫丁達爾效應。
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這種現(xiàn)象有:夜間手電筒的光柱;陽光透過窗戶或門縫照射進屋內;森林里的陽光等等。為了有效的觀察眼睛的健康狀況,裂隙燈必須安裝于光線相對較暗的室內,將裂隙光源照亮眼睛,而后檢查醫(yī)生通過顯微鏡觀察眼睛各部位的健康狀況?! ?/p>
裂隙燈顯微鏡的基本構造
裂隙燈的構造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即“裂隙燈”與“顯微鏡”。 為了便于裂隙光源從不同的角度照射眼睛各部位,以及顯微鏡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眼睛,要求裂隙燈與顯微鏡在機械上都具有足夠的左右擺動角。裂隙燈的光源要求其裂隙邊緣必須要非常平整,裂隙必須清晰的成像在左右擺動的圓心垂直面上,而顯微鏡的聚焦同樣也必須聚焦在這個圓心垂直面上。
裂隙照明光源必須具有:1. 裂隙的寬度在0至14mm范圍內可調;2. 裂隙的長短在1至14mm范圍內可調(當長寬都是14mm時裂隙燈光實際是一個圓形光斑);3. 裂隙的方向可調。就是說裂隙光源可以是垂直的,也可以是水平的,還可以是斜的;4.光源的亮度可調;
對于數(shù)字照相裂隙燈,還應具有亮度可調的背景照明燈光。
顯微鏡為立體雙目結構,必須具備:1. 清晰的成像;2. 可調節(jié)目鏡焦距,以適應操作者不同的眼屈光度;3. 可調節(jié)兩目鏡的距離,以適應不同操作者的瞳距;
機械構造除了具備有上述的左右擺動功能外,還要具備三維可調的移動工作臺;頜架裝置可以固定病人頭顱,頜架上的頜托上下可調以適應不同病人的頭顱長短;固視燈可避免病人的眼睛不自覺的轉動?! ?/p>
裂隙燈顯微鏡的歷史
1911年瑞典的眼科學家Gullstrand發(fā)明了著名的眼科檢查儀器“裂隙燈”(Slit lamp),1920年vogt加以改進使其功能更加完善,成為了今天的裂隙燈藍本。
1950年我國開始研制裂隙燈,1967年上海醫(yī)用光學儀器廠率先試制成功。同年蘇州醫(yī)療器械廠亦成功的設計制造出了裂隙燈,并且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成為我國裂隙燈的主要生產廠家。再此期間該廠還推出了135膠卷的照相裂隙燈。由于膠卷的沖洗技術在眼科乃至醫(yī)院范圍內不能掌握,其出片時間嚴重滯后,制約了膠卷照相裂隙燈的發(fā)展。僅在眼科醫(yī)學研究、論文編撰方面少量應用。而臨床上人們一直沿用著眼睛觀察、手寫報告的檢查模式。
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裂隙燈的生產商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xiàn)出來,市場競爭亦進入白熱化的狀態(tài)。
近幾年隨著計算機技術、數(shù)碼成像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新型照相裂隙燈花樣不斷翻新。其中數(shù)碼相機的應用倍受推崇。圖片報告與文字診斷可打印在同一張報告單上,檢查報告可做到即查即出。至此照相裂隙燈才進入了實際的臨床應用。
目前我國裂隙燈已經(jīng)走出國門,多家生產商都有不少的出口量,且年年出口銷量創(chuàng)新高?! ?/p>
裂隙燈使用法
斜照法
裂隙燈取450位置,顯微鏡正面觀察,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斜照法可觀察眼前大部分病變,如結膜乳頭增殖、結膜濾泡、沙眼疤痕、角膜異物、角膜云翳、晶體前囊色素和晶體混濁等。這一方法主要是檢查有關部分的顏色和形態(tài)的變化,以判斷病變?! ?/p>
反光法
當裂隙燈照入眼部遇到角膜前面、后面,晶體前面、后面等光滑面,將發(fā)生反射現(xiàn)象。這時如轉動顯微鏡支架,使反射光進入顯微鏡,則用顯微鏡觀察時,有一眼將看到一片很亮的反光。前后移動顯微鏡可以看清反光表面的微細變化。如果轉動裂隙燈和顯微鏡的夾角以改變照射的部位而不動顯微鏡,亦能達到反射光的目的(注意:顯微鏡必須調焦在反光表面上)。本法可用來檢查角膜水腫時角膜表面“起?!?。角膜上皮剝落,角膜潰瘍愈合的疤痕,晶體前囊的反光或彩色反光等等.
后照法
對焦方法基本同斜照法,但此時觀察者不去看那鏡界清楚的被照處,而把視線轉到虹膜,形成一個模糊的光斑。將視線轉向虹膜光斑前方的角膜部分觀察,便可看到在光亮背景上出現(xiàn)的角膜病變。當角膜有新生血管或后沉著物、角膜深沉異物、角膜深沉血管、角膜血管翳等。這類病癥用斜照法無法明確診斷,用本法往往易于初診?! ?/p>
彌散光線照明法
此法光線照射方式為:裂隙照明系統(tǒng)從較大角度斜向投射,同時將裂隙充分開大,廣泛照射,利用集中光線或加毛玻璃,用低倍顯微鏡進行觀察。普通光線照明時,若加上毛玻璃,因光線較暗,不易觀察細微病變。而用裂隙照明光,光線高度集中,因光線太強,不可持續(xù)較長時間。所以,可無加毛玻璃,然后再用集中光線,而盡量縮短集中光線照射時間。此種方法采用亮度高度集中的裂隙光,且利用雙眼視覺同時進行檢查,故檢查中十分便利、舒適,易于掌握;所觀察的部位形態(tài)完整、具立體感。其主要用于檢查結膜、鞏膜、角膜、晶狀體等眼前部組織的情況。例如,此法可將角膜全部、虹膜表面、晶狀體表面作全面的觀察,并有立體感;對角膜后彈力膜的皺褶、晶狀體囊和老年人晶狀體核的形態(tài)等得到完整的概念,比一般斜照法優(yōu)越?! ?/p>
調整光闌的用法
調整光闌大小時,可得不同長度的裂隙象一般用于橫掃眼部,綜觀眼部病變。檢查晶體時可適當縮短裂隙象長度,以減少眩目。配合前置鏡或接觸鏡進行眼底或后部玻璃體檢查時,裂隙象長度必須適當縮短。藍色濾光片常用于熒光觀察,綠色濾色片則用于觀察血管?! ?/p>
常見故障及維修
1. 換光源。光源損壞,首先要按說明書中要求的光源規(guī)格更換。目前,儀器的光源多為鹵鎢燈,但不要以為僅僅換一個的光源即可,一定要將燈絲的位置裝在光路的中心。檢驗的方法是:裝上燈后,前后左右輕微移動燈的位置,看裂隙的情況,當裂隙象光照最均勻最亮時,固定光源。
2. 顯微鏡目鏡鏡頭因長期使用而染上灰塵油污。先用膠皮噴頭吹去塵土再用鏡頭紙將其擦拭干凈,若仍有油污,可沾無水酒精擦洗。
3. 照明系統(tǒng)與顯微系統(tǒng)不同軸。即出現(xiàn)旋轉裂隙臂或顯微臂裂隙象跑出顯微鏡視野或不能在視野中央。以蘇州產TLX-Ⅱ型裂隙燈顯微鏡為例,其修理方法如圖3所示,插上調焦棒,找到圖1所示的頂部裝有450反射鏡的照明系統(tǒng)的套桶,在此套桶外壁下部有4個緊固螺絲,擰松后可輕輕旋轉,轉動套桶,使裂隙光照在對焦棒中央,而后上緊螺絲,轉動裂隙臂,即可見裂隙象始終呈現(xiàn)在棒上同一位置,這種情況即為我們需要的同軸同焦。
4. 裂隙象有毛刺或位置不在圓形光闌的中央。一般裂隙和調節(jié)用的手輪是裝在一起的。要排除這兩種故障就必須將這部分整體拆下,裂隙象有毛刺,一般是裂隙片上粘有臟物造成,清洗去臟物即可。清臟物時一定注意不能用鏡頭紙或帶毛的棉花等,要用干凈光滑的紙或專用擦樹脂鏡片、CD盤的鏡布來擦拭。若通過顯微鏡觀察,裂隙縫不在中央,可以通過調節(jié)和調節(jié)裂隙大小的螺旋同軸上的厚度大小不等的圓片的位置來完成。當裂隙成象在顯微鏡的上方或下方,不在中央時,可通過調整顯微鏡水平調整螺釘,使其裂隙縫呈現(xiàn)在顯微鏡屏幕中央。
5. 裂隙大小不能固定。裂隙是由兩個平等刀片組成,兩刀片間裝有彈簧,其作用是使兩刀片閉合。裂隙大小就是通過調節(jié)前面講的夾在裂隙間的厚度不等的圓片來完成。對應厚度越厚,裂隙越寬,也就是說,除了最薄處(即裂隙閉合時)裂隙大小螺旋始終受一個要使它轉向裂隙閉合的旋轉力。要使裂隙大小固定,廠家一般是在旋鈕內壁加一個氈墊,外有壓緊彈簧,氈墊與儀器壁產生摩擦,以阻止其自行轉動。所以,裂隙大小不能固定時,只要旋緊壓在氈墊的彈簧即可。若此法不靈,可通過取下旋鈕,換厚氈墊的方法,以保證隙寬固定。
關于“裂隙燈顯微鏡”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