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郁金
Yù Jīn
郁金
別名 玉金、白絲郁金、馬蒁、黃郁、五帝足、烏頭
功效作用 行氣化瘀,清心解郁利膽退黃。用于經閉痛經,胸腹脹痛、刺痛,熱病神昏,癲癇發(fā)狂黃疸尿赤
英文名 Turmeric Root-tuber, Root-tuber of Aromatic Turmeric, Root-tuber of Kwangsi Turmeric, Root-tuber of Common turmeric, Root-tuber of Zedoary Turmeric
始載于 藥性論
毒性 無毒
歸經 心經、膽經、肝經
藥性
藥味 、

學名】Curcuma aromatica Salisb.

【分類】姜科,郁金屬?! ?/p>

目錄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根莖肉質,肥大,黃色;根末端膨大成長卵形塊根。葉基生,葉片長圓形,長30~60cm,寬10~20cm,先端尾尖,基部漸狹,葉背被短柔毛;葉柄約與葉片等長?;ㄝ銌为氂筛o抽出,穗狀花序圓柱形,長約15cm,有花的苞片淡綠色,卵形,無花的苞片白色而帶淡紅,長圓形,先端具小尖頭,被毛;花獸被疏柔毛,頂端3裂;花冠管漏斗形,喉部被毛,裂片長圓形,白色而帶粉紅,被毛;側生退化雄蕊淡黃色;唇瓣黃色,倒卵形,頂微2裂;子房被長柔毛。蒴果3室?;ㄆ?~6月?! ?/p>

地理分布

我國南部和西南部。主產浙江、四川、廣東、廣西、云南、福建、臺灣、江西。  

栽培技術

適于林下或栽培?! ?/p>

藥用價值

中藥:郁 金 Radix Curcumae Aromaticae

郁金

【英文名】 Aiomatic Turmeric Root-tuber ;RADIX CURCUMAE

【別名】玉金,姜黃、毛姜黃?!?a href="/w/%E5%BC%82%E5%90%8D" title="異名">異名】馬蒁(《唐本草》),黃郁(《石藥爾雅》)。

來源 為姜科植物郁金的塊根。采制 冬季或早春挖取塊根,洗凈,煮熟曬干?! ?/p>

成分

含揮發(fā)油中的主要成分為姜黃烯(1-curcumene)、倍半萜烯醇、樟腦、莰烯,尚含姜黃素、脫甲氧基姜黃素、姜黃酮等。  

來源

本品為姜科植物溫郁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姜黃Curcuma longa L.、廣西莪術Curcuma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或蓬莪術Curcuma phaeocaulis Val.的干燥塊根。前兩者分別習稱“溫郁金”和“黃絲郁金”,其余按性狀不同習稱“桂郁金”或“綠絲郁金”。冬季莖葉枯萎后采挖,除去泥沙及細根,蒸或煮至透心,干燥?! ?/p>

制法

洗凈,潤透,切薄片,干燥;或洗凈,干燥,打碎?! ?/p>

性狀

溫郁金:呈長圓形或卵圓形,稍扁,有的微彎曲,兩端漸尖。長3.5~7cm,直徑1.2~2.5cm。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具不規(guī)則的縱皺紋,縱紋隆起處色較淺。質堅實,斷面灰棕色,角質樣;內皮層環(huán)明顯。氣微香,味微苦。

黃絲郁金:呈紡錘形,有的一端細長,長2.5~4.5cm,直徑1~1.5cm。表面棕灰色或灰黃色,具細皺紋,斷面橙黃色,外周棕黃色至棕紅色。氣芳香,味辛辣。

桂郁金:呈長圓錐形或長圓形,長2~6.5cm,直徑1~1.8cm。表面具疏淺縱紋或較粗糙網狀皺紋。氣微,味微辛苦。

綠絲郁金:呈長橢圓形, 較粗壯,長1.5~3.5cm,直徑1~1.2cm。氣微,味淡。

郁金

  

鑒別

本品橫切面:溫郁金 表皮細胞有時殘存,外壁稍厚。根被狹窄,為4~8 列細胞,壁薄,略呈波狀,排列整齊;皮層寬約為根直徑的 1/2,油細胞難察見,內皮層明顯。中柱韌皮部束與木質部束各40~55個,間隔排列,木質部束導管2~4個,并有微木化的木纖維,導管多角形,壁薄,直徑20~90μm。薄壁細胞中的淀粉粒糊化。

黃絲郁金 根被最內層細胞壁增厚,有時木質部導管與纖維連接成環(huán)。油細胞眾多。薄壁組織中隨處散有色素細胞。

桂郁金 根被細胞偶有增厚,根被內方有1~2列厚壁細胞,成環(huán),層紋明顯。導管類圓形,直徑可達 160μm。

綠絲郁金 根被細胞無增厚 。中柱外側的皮層處常有色素細胞,韌皮部皺縮,木質部束較多,64~72個,導管扁平?! ?/p>

性味歸經

辛、苦,寒。歸肝、心、肺經?! ?/p>

功能主治

行氣化瘀,清心解郁利膽退黃。用于經閉痛經,胸腹脹痛、刺痛,熱病神昏,癲癇發(fā)狂,黃疸尿赤?! ?/p>

用法用量

3~9g?! ?/p>

貯藏

置干燥處,防蛀。

宜忌 陰虛失血及無氣滯血瘀者忌服,孕婦慎服。【摘錄】《中國藥典》

補充內容:

郁金 (《藥性論》)

【異名】馬蒁(《唐本草》),黃郁(《石藥爾雅》)。

【來源】為姜科植物姜黃、郁金或莪術的塊根。

【植物形態(tài)】①姜黃,詳姜黃條。

②郁金,又名:毛姜黃(《廣州植物志》)。

郁金

多年生宿根草本。

根粗壯,末端膨大成長卵形塊根。

塊莖卵圓狀,側生,根莖圓柱狀,斷面黃色。

葉基生:葉柄長約5厘米,基部的葉柄短,或近于無柄,具葉耳;葉片長圓形,長15~37厘米,寬7~10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圓形或三角形。

穗狀花序,長約13厘米;總花梗長7~15厘米;具鞘狀葉,基部苞片闊卵圓形,小花數(shù)朵,生于苞片內,頂端苞片較狹,腋內無花;花萼白色筒狀,不規(guī)則3齒裂;花冠管呈漏斗狀,裂片3,粉白色,上面1枚較大,兩側裂片長圓形;側生退化雄蕊長圓形,藥隔距形,花絲扁闊;子房被伏毛,花柱絲狀,光滑或被疏毛,基部有2棒狀附屬物,柱頭略呈2唇形,具緣毛。

花期4~6月,極少秋季開花。

分布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江西、四川、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莖(姜黃或蓬莪術)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③莪術,詳蓬莪術條。

【采集】冬、春采挖,摘取塊根,除去須根,洗凈泥土,入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取出,曬干?! ?/p>

藥材

①黃郁金又名:黃絲郁金、廣玉金。

為植物姜黃的干燥塊根,呈卵圓形或長卵圓形,兩端稍尖,中部微滿,長2~4厘米,中部直徑1~2厘米。

表面灰黃色或淡棕色,有灰白色細皺紋及凹下的小點,一端顯折斷的痕跡,呈鮮黃色,另一端稍尖。

質堅實,橫斷面平坦光亮,呈角質狀,杏黃色或橙黃色,中部有一顏色較淺的圓心。

微有姜香氣,味辛而苦。

以個大、肥滿、外皮皺紋細、斷面橙黃色者為佳。

主產四川。

②黑郁金又名:溫郁金、川玉金。

為植物郁金的干燥塊根。

長紡錘形,稍扁,多彎曲,兩端鈍尖,有折斷痕而呈灰黑色,長3~6厘米,中部直徑1~1.5厘米。

郁金

表面灰褐色,外皮皺縮或有細皺紋。

橫斷面暗灰色發(fā)亮,中部有l(wèi)條顏色較淺的環(huán)紋,中心扁圓形。

氣無,味淡而辛涼。

以個大、外皮少皺縮、斷面灰黑色者為佳。

主產浙江。

③白絲郁金亦為植物郁金的干燥塊根。

外形較黃郁金瘦長。

斷面內心呈白色(姜黃色素含量較少),內圈與外層之間有1條黃白色的環(huán)紋,質地模糊不透明。

味微辛,香氣亦較差。

以個大、皮細、斷面結實者為佳。

主產四川。

④綠絲郁金為植物莪術的干燥塊根。

形狀質地同黃郁金,但表皮較粗,斷面色暗淡,深淺不一,少透明。

味辛而重,香氣不顯。

產四川?! ?/p>

化學成分

郁金塊根含揮發(fā)油6.1%,其中莰烯0.8%,樟腦2.5%,倍半萜烯65.5%,主為姜黃烯,倍半萜烯醇22%等。

還含姜黃素0.3%、脫甲氧基姜黃素、雙脫甲氧基姜黃素、姜黃酮和芳基姜黃酮。

另含淀粉30~40%,脂肪油3%,橡膠,黃色染料,葛縷酮及水芹烯。

其有效成分是對-甲苯基-甲基羥甲基姜黃素?! ?/p>

藥理作用】①

脂質代謝的影響對膽甾醇(每天給予1克)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家兔,每天口服郁金水煎劑10克左右,100天后血清膽甾醇不僅沒有下降,反而比對照組高,磷脂升高較明顯,β-脂蛋白、三酸甘油酯稍有上升,但與對照組無差異。

郁金粉按134毫克/100克給予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的大白鼠,血清膽甾醇及C/P值均有輕度上升,但能減輕家兔或大白鼠主動脈冠狀動脈內膜斑塊的形成及脂質沉積。

患有高膽甾醇血癥的兔,口服同屬植物Curcuma amada的乙醚提取物,在3周內使血膽甾醇由266毫

郁金

克%下降到36毫克,C/P比值也相應下降,主動脈重量亦明顯減輕,動物體重增加。

②其他作用郁金水浸劑(1:3)在試管內對多種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用郁金揮發(fā)油乳劑作人膽囊造影時,無收縮膽囊的作用。

【炮制】用水浸泡,洗凈,撈出曬晾,潤進,切片,曬干。

【性味】辛苦,涼。

①《唐本草》:味辛苦,寒,無毒。

②《本經逢原》:辛苦,平,無毒。

【歸經】入心、肺、肝經

①《綱目》:入心及包絡。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心、肺二經。

③《本草經疏》:入手少陰、足厥陰,兼通足陽明經。

【功用主治-郁金的功效】行氣解郁,涼血破瘀。

治胸腹脅肋諸痛,失心癲狂,熱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婦女倒經,黃疸。

①《藥性論》:治女人宿血氣心痛,冷氣結聚,溫醋摩服之。

②《唐本草》:主血積,下氣,生肌,止血,破惡血,血淋,尿血,金瘡。

③《珍珠囊》:涼心。

李杲:治陽毒入胃,下血頻痛。

⑤《本草衍義補遺》:治郁遏不能散。

⑥《綱目》:治血氣心腹痛,產后敗血沖心欲死,失心顛狂。

⑦《本草通玄》:治痘毒入心。

⑧《本草正》:止吐血,衄血;單用治婦人冷氣血積,結聚氣滯,心腹作痛。

⑨《本草述》:治發(fā)熱,郁,咳嗽齒衄,咳嗽血,溲血,頭痛眩暈,狂癇,滯下,淋,并眼目鼻舌

郁金飲片

咽喉等證。

⑩《本草備要》:行氣,解郁;泄血,破瘀。

心熱,散肝郁

治婦人經脈逆行, ⑾《本草從新》:能開肺金之郁。

⑿《要藥分劑》:涼血。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5~3錢;磨汁或入丸、散。

【宜忌】陰虛失血及無氣滯血瘀者忌服,孕婦慎服。

①《本草經疏》 凡病屬真陰虛極,陰分火炎,薄血妄行,溢出上竅,而非氣分拂逆,肝氣不平,以致傷肝吐血者不宜用也。

即用之亦無效。

②《本草匯言》:脹滿,膈逆,疼痛,關乎胃虛血虛者,不宜用也。

③《得配本草》:氣虛脹滯禁用。

【選方】①治心懸急懊痛:郁金半兩,黃芩一兩,赤芍藥一兩,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瓤),生干地黃一兩,大腹皮一兩(銼)。

上藥,細銼和勻。

每服一分,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稍熬服。

(《圣惠方》郁金飲子) ②治一切厥心(痛)、小腸膀胱痛不可忍者:附子(炮)、郁金、干姜。

上各等分為細末,醋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每服三十丸,男子溫灑下,婦人醋湯下,食遠服。

(《奇效良方辰砂一粒金丹) ③治婦人脅肋脹滿,因氣逆者:郁金、木香、莪術、牡丹皮

白湯磨服。

(《女科方要》) ④治產后心痛,血氣上沖欲死:郁金燒存性為末二錢,米醋一呷,調灌。

(《袖珍方》) ⑤治癲狂因憂郁而得,痰涎阻塞包絡心竅者:白礬三兩,郁金七兩。

米糊為丸,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水送下。

(《本事方》白金丸) ⑥治癇疾:川芎二兩,防風、郁金、豬牙皂角、明礬各一兩,蜈蚣二條(黃、赤腳各一)。

上為末,蒸餅丸,如桐子大。

空心茶清下十五丸。

(《攝生眾妙方》郁金丹) ⑦治風痰:郁金一分,藜蘆十分。

各為末,和令勻。

每服一字,用溫漿水一盞,先以少漿水調下,馀者水漱口都服,便以食壓之。

(《經驗后方》) ⑧治衄血吐血:郁金為末,水服二錢,甚者再服。

(《簡易方論》) ⑨治嘔血:用韭汁、姜汁、童便磨郁金,同飲之。

(《丹溪心法》) ⑩治尿血不定:郁金一兩,搗為末,蔥白一握相和,以水一盞,煎至三合,去滓,溫服,日須三服。

(《經驗方》) ⑾治血淋,心頭煩,水道中澀痛,及治小腸積熱,尿血出者:生干地黃、郁金、蒲黃。

上等分,為細末。

每于食前,煎車前子葉湯調下一錢,酒調下亦得。

(《普濟方》郁金散) ⑿治陽毒入胃下血,頻疼痛不可忍:郁金五個大者,牛黃皂莢子(別研細)。

二味同為散。

每服用醋漿水一盞,同煎三沸,溫服。

(孫用和) ⒀治谷疽,唇口先黃,腹脹氣急:郁金一兩,牛膽一枚(干者),麝香(研)半錢.上三味,搗研為細散。

每服半錢匕,新汲水調下,不拘時。

(《圣濟總錄》郁金散) ⒁治膽石及黃疸:郁金、熊膽、明礬、火硝。

研細為丸或作散劑。

每服一至三分。

(《四川中藥志》) ⒂治腸梗阻:郁金、桃仁、瓜蔞各三錢。

水煎后加麻油五兩,一次溫服。

(內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⒃治耳內極痛:郁金末,研細,每用一字,以凈水調,傾入耳內,卻急傾出。

(《圣濟總錄》) ⒄治自汗不止:郁金末,臥時調涂于乳上。

(《瀕湖集簡方》) ⒅治痔瘡腫痛:郁金末,水調涂之。

(《醫(yī)方摘要》) ⒆顛狂癥。

用郁金七兩、明礬三兩,共研為末,加稀同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開水送下。

⒇痘毒攻心(痘瘡忽由白色變成紫黑我,不出膿,日夜哭叫)。

用郁金一枚、甘草二錢半,加水半碗煮干,去甘草,將郁金切片焙干,研為末,加腦子(炒)半錢。

每服一錢,以生豬血五七滴和新汲水調下。

二服后毒氣從手足心發(fā)出,如癰狀,病乃痊愈。

(21)心氣痛。

和郁金、附子、干姜,等分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朱砂為衣。

每服三十丸。

男用酒,女用醋送下。

(22)產后心痛(血氣上沖欲死)。

用郁金(燒存性)研細,取二錢,以米醋調灌能,轉危為安。

(23)鼻血、吐血。

用郁金研細,水服二錢。

不愈。

再服一次。

(24)陽毒下血(熱氣入骨,痛不可忍)。

用郁金五個,牛黃一個、如皂莢子大,做成散劑,每服用醋漿水一碗煎三沸后,待溫把藥送下。

(25)尿血。

用郁金一兩、蔥白一握,加水一碗煎成三合,溫服。

一天服三次。

(26)風痰壅塞。

用郁金一分、藜蘆十分,共研為末。

每取少許,溫漿水調下。

同時,以漿水一碗,漱口吐涎。

可以吃一點東西壓一下藥味。

(27)痔瘡腫痛。

用郁金研細,加水調勻搽患處。

【臨床應用】治療傳染性肝炎取郁金粉每次5克,日服3次。

共治33例(急性22例,慢性11例),結果自覺癥狀消失者21例,減輕者11例,1例無改變,療程平均為31天;有明顯體征的26例中,14例完全消失,9例減輕,3例無改變。

所有病例在治療前轉氨酶都有明顯變化,治療后完全達到正常者18例,明顯降低或接近正常者9例,其余無改變。

24例患者經血清蛋白檢查,治療后都有不同程度的白蛋白升高現(xiàn)象;7例做了馬尿酸排出試驗,治療2~3星期后,有6例排出量明顯增加。

據(jù)本組病例觀察,郁金對止痛、退黃、使肝脾縮小等方面都有較好的效果。

【名家論述】①《本草經疏》:郁金本入血分之氣藥,其治已上諸血證者,正謂血之上行,皆屬于內熱火炎,此藥能降氣,氣降即是火降,而共性又入血分,故能降下火氣,則血不妄行。

②《本草匯言》:郁金,清氣化痰,散瘀血之藥也。

其性輕揚,能散郁滯,順逆氣,上達高巔,善行下焦,心肺肝胃氣血火痰郁遏不行者最驗,故治胸胃膈痛,兩脅脹滿,肚腹攻疼,飲食不思等證。

又治經脈逆行,吐血衄血,唾血血腥。

此藥能降氣,氣降則火降,而痰與血,亦各循其所安之處而歸原矣。

前人未達此理,乃謂止血生肌,錯謬甚矣。

③《本草經讀》:郁金,氣味苦寒者,謂氣寒而善降,味苦而善泄也。

其云血積者,血不行則為積,積不去則為惡血,血逆于上,從口鼻而出,則為衄血吐血,血走于下,從便溺而出,有痛為血淋,無痛為尿血,即金瘡之瘀血不去,則血水不斷,不能生肌,此物所以統(tǒng)主之者,以其病原皆由于積血,特取其大有破惡血之功也。

蓋血以氣為主,又標之曰下氣者,以苦寒大泄其氣,即所以大破其血,視他藥更進一步。

若經水不調,因實而閉者,不妨以此決之,若因虛而閉者,是其寇仇。

且病起于郁者,即《內經》所謂二陽之病發(fā)心脾,大有深旨,若錯認此藥為解郁而頻用之,十不救一。

至于懷孕,最忌攻破,此藥更不可以沾唇。

即在產后,非熱結停瘀者,亦不可輕用。

若外邪未凈者,以此擅攻其內,則邪氣乘虛而內陷。

若氣血兩虛者,以此重虛其虛,則氣血無根而暴脫。

此女科習用郁金之害人也。

【現(xiàn)代研究】 

1.化學成分:含有揮發(fā)油(莰烯、樟腦、倍半萜烯等)、姜黃素、姜黃酮等。另含淀粉、多糖、脂肪油、橡膠、水芹烯等?!?/p>

2.藥理作用:郁金有保護肝細胞、促進肝細胞再生、去脂和抑制肝細胞纖維化的作用,能對抗肝臟毒性病變。

【郁金、姜黃、莪術、片姜黃來源異同表】


郁金 姜黃 莪術 片姜黃
溫郁金 Curcuma wenyujin Y.H.Chen et C.Ling 塊根
根莖 根莖 縱切片
姜黃 Curcuma longa L. 塊根 根莖

廣西莪術 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 塊根
根莖
蓬莪術 Curcuma phaeocaulis Val. 塊根
根莖
性味功效主治 辛、苦,寒。歸肝、心、肺經。

行氣化瘀,清心解郁,利膽退黃。

用于經閉痛經,胸腹脹痛、刺痛,熱病神昏,癲癇發(fā)狂,黃疸尿赤。
辛、苦,溫。歸脾、肝經。

破血行氣,通經止痛。

用于胸脅刺痛,閉經,癥瘕,風濕肩臂疼痛,跌撲腫痛。
辛、苦,溫。歸肝、脾經。

行氣破血,消積止痛。

用于癥瘕痞塊,瘀血經閉,食積脹痛;早期宮頸癌。
辛、苦,溫。歸肝、脾經。

破血行氣,通經止痛。

用于血滯經閉,行經腹痛,胸脅刺痛,風濕痹痛,肩臂疼痛,跌撲損傷。

參看

關于“郁金”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